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ERP系统和MES系统主要实现企业相关资料的信息化,即流程和数据采集的信息化。但两者都有不同的优先事项。ERP系统主要是实现现有物料、产品、流程、财务等信息和流程的标准化和输入。它是企业信息化最基本的建设,而MES系统是实时数据的收集,更侧重于生产车间的实时数据反馈。目前,市场上大多数MES厂商的工作是向车间添加传感器以收集数据,然后制作看板以显示当前的进度。
APS系统对前两种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实现决策支持,并给出最优生产安排。APS是最令人困惑的概念,因为ERP中有一个生产计划管理模块,大多数MES厂商也声称能够通过MES进行实时生产计划和调度。ERP系统中的计划主要是从MRP发展到MRP-II。这是一个宏观总体规划,不是针对车间设备,而是对生产能力的评估。更准确地说,MES系统应该是一种调度管理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停机并给出反馈。它可以根据生产量和生产速度来评估当前订单的处理时间。机器计划只考虑已经在生产的订单。APS系统为所有订单制定总体计划,包括预测订单,包括复杂的调度规则和各种调度目标。
一般来说,ERP系统定义了我们能生产的所有产品和订单。例如,我们公司可以生产10种产品,每种产品可以使用的生产路线,这些产品的当前需求,公司有哪些设备和材料以及其他资源。MES系统实时告诉我们有多少台机器在生产,生产速度和生产进度。最后,APS系统将这两种信息结合起来,制定一个计划,说明生产如何以更快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管理目标。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三个谁先上: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ERP系统是最基本的,所以毫无疑问它是必须的,它是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
MES系统和APS系统怎么安排?需要根据企业和行业的特点进行选择。
对于批量生产的情况,订单相关性是稳定的,很多情况下还是在库存生产。更迫切需要的是一个有效的监控管理系统,可以更好的辅助计件等。这时候MES动态响应的能力就是你需要的。如果以订单为基础进行生产,订单需求变化快,产品种类多。这个时候APS可能是刚需,但是直接去上APS也有问题。以上分析说明APS需要MES数据,没有MES你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所以无法安排。所以这里要考虑生产反馈。如果站点反馈的信息比较少,比较稳定,可以考虑前期手工输入,然后直接使用APS。根据APS的需求,后期会有针对性的部署MES系统,可能会让系统更好。但是,如果生产比较复杂,人们很难理清系统的状态,那么MES的重要性可能会更加明显。
因此,如果先启动MES系统,还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布局,使MES系统可以在后期服务APS系统等其他软件。
在采购难度方面,APS系统的风险最高。目前成熟的商用产品较少,定制化开发内容较多。然而,没有APS系统的企业信息系统就没有灵魂。就像企业生产更多的产品一样,它只是库存,不仅不会带来效益,还会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和现金留存。无论系统产生多少数据,都无法有效地利用信息数据。仅仅做基础设施建设也毫无意义,APS系统是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重要手段。